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正文

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单细胞工程研究所首次联合组会成功举办

2020年12月18日,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单细胞工程研究所举办首次联合组会,来自研究所4个课题组29余人参加此次交流会议。本次联合组会在高精尖创新中心窦店基地召开,并在腾讯会议线上交流。


图1 常凌乾教授讲话

会议伊始,常凌乾教授介绍了研究所创办的背景和发展目标、研究平台等细节。常凌乾教授、林绪波副研究员、胡靓副研究员及王杨副研究员等几位PI分别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的研究方向。

图2 胡靓老师及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胡靓老师首先介绍了一下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研究进展、课题组成员等内容。随后博士生王新鹏就电化学诱导液态金属3D打印成型技术进行了讲解,克服了液态金属表面张力大和过冷度大的问题,并探究了其应用在柔性电子中的潜在价值。

图3 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林绪波老师及其博士生林晓倩通过腾讯会议与我们共同分享了如下内容: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设计了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在其表面修饰上亲疏水性不同的配体,用于探究纳米颗粒与脂质双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纳米颗粒的生物医学应用生物学意义。科研助理李秀在现场针对脂筏的动力学特性、膜蛋白的动力学特性等问题进行了汇报,主要研究内容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对脂质膜结构与动力学的影响。

图4 王杨老师分享研究成果

王杨老师在会上首先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接下来与我们分享了他在微流控纸基传感器及分子检测领域的一些研究工作。通过制备具有不同结构的微流控纸基芯片,分别结合电化学检测方法和核酸扩增检测方法,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的疾病标志物的低成本、高灵敏度以及现场快速检测。

图5 王玉琼、董再再分享研究成果

博士后董再再为我们讲解了DNA探针整合微纳器件用于单细胞原位检测的主题报告。接下来博士后王玉琼针对BRCA1突变人群卵巢纳米电穿孔转染以修复BRCA1突变预防卵巢癌的机制探讨。

图6 参加组会人员合影

在学术分享交流后,大家一起到四层的实验室进行了参观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实验室已搭建完成洁净间和微纳加工平台。目前实验室已开始进行细胞转染实验、微纳芯片加工等实验。